警示教育

当前位置: 首页 >> 警示教育 >> 正文

井冈山大学百篇论文被撤规模造假成“批发”

来源:作者:发布时间:2014-04-30浏览次数:


2009年底,国际学术期刊《晶体学报》在其网站上公布,中国井冈山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的讲师钟华、工学院讲师刘涛,两年内在该刊物发表的70篇文章存在造假,一次性予以撤销,并将该校列入黑名单。随后,井冈山大学对两名当事人予以停职调查,立即撤销当事人有关学术成果,追缴已发放的相应奖励。不过,2010年3月,撤稿的“续集”再次上演,该校又有39篇文章被撤销。

此前,《晶体学报》的编辑在复查相关数据时,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已发表的数据存在问题。此后更详细的分析表明,来自井冈山大学的投稿人钟华和刘涛以及目前尚未披露的一些作者此前所提交的数据存在造假。让人大感意外的是,原本用于“纠错”的程序,最终成了检验是否存在造假行为的“测谎仪”。

对此,井冈山大学的调查结果表明,《晶体学报》发布的结果属实,两名当事人造假属实,70篇文章系钟华一人所为,其中29篇以刘涛为第一作者的文章也是钟华代写。两名当事人的爱人是同乡,两家联系密切,一次偶然的机会,钟华爱人向刘涛爱人表示可以让钟华帮刘涛发表SCI论文。在得到刘涛认可后,钟华炮制的29篇署名“刘涛”的论文陆续发表。

在被问及为何发这么多文章时,钟华的解释是,自己发现篡改数据能通过《晶体学报,E辑》的自动检测程序,于是一发不可收拾,疯狂地伪造、篡改数据。此外,对利益的追逐也是造假行为的另一个动力,一份被井冈山大学认定为公示版的《2007年论文奖励汇总表》显示,钟华和刘涛分别可获19.5万元和14万元奖励。

2010年3月,《晶体学报》再次撤销该校39篇论文,与之前两名讲师造假的暴露过程一样,这次同样是在检测数据是否出错时发现的。与上次犯事的钟华、刘涛只是讲师相比,这次不乏重量级人物:其中井冈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肖宜安教授有两篇论文被撤稿;井冈山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副院长隋岩博士的论文被撤稿数达7篇。

(资料来源:http://news.163.com/10/1224/15/6OMAFKEM00014AEE.html)


警示教育